- 党史知识
- 党史回眸
- 时事政治
- 红色潇湘
湖湘英烈丨威震敌胆的“独臂将军”刘畴西
新华社长沙10月1日电 (记者刘良恒)从长沙城出发,沿着湘江西岸北行40多公里,就到了刘畴西的家乡——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芦江社区。这一带交通便捷,环境十分幽雅,刘畴西的故事仍在当地老百姓中口耳相传。
刘畴西,1897年生,湖南长沙望城人。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2年夏转入中国共产党。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,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。同年11月毕业后,任教导1团3连党代表。
1925年,刘畴西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中负重伤,截去左臂。1927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参谋,参加南昌起义,后任营长、团参谋长。1929年初赴苏联,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。1930年8月回国,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。
1930年冬,在第一次反“围剿”作战中,红一方面军在龙冈设伏,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的红3军第8师师长龙芝道阵亡,红军总部立即命令刘畴西接替指挥。刘畴西率红8师于东韶拦腰截住敌人,对保证战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。红军总部表彰红8师“追如猛虎,守如泰山”。后率部参加第二、第三次反“围剿”。刘畴西英勇善战,指挥若定,屡建奇功,被中央根据地人民誉为威震敌胆的“独臂将军”。
不久,刘畴西调任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,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。1932年7月调任红21军军长,率部转战闽赣边区,开展游击战争,配合中央根据地第四次反“围剿”作战。
1933年,刘畴西任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军新编第10军军长,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,率领闽浙赣根据地军民全力支援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反“围剿”斗争。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,曾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。
1934年7月,中央决定由寻淮洲率领的红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。11月,红7军团与刘畴西、方志敏率领的红10军会师,两军合编为红10军团,仍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,刘畴西任军团长兼第20师师长。
同年12月,红10军团在浙赣边界的怀玉山区被国民党军包围。刘畴西率部反复冲杀,浴血苦战,仅有的右臂又被敌人打伤,终未能突出重围,于1935年1月被俘。狱中他坚贞不屈,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。他对难友们说:“脖子伸硬些,挨它一刀,临难无苟免!”
1935年8月6日,刘畴西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,时年38岁。新中国成立后,长沙县人民政府给刘畴西的遗孀送去了“伟大英烈”的金匾。
刘畴西的侄孙刘建国曾任原靖港镇金星村(后合并为芦江社区)党支部书记,见证了刘畴西家乡沧桑巨变。
他告诉记者,刘畴西牺牲已经80多年了,如今家乡百姓生活富足安康。随着靖港古镇旅游业的开发,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势很好,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。